冯志强论太极拳
发布时间:2025-07-11
来源:爱武 浏览次数:664

一、太极拳的性质
内以修身,外以致用,这是所有中华武术的两大要素。一类是外功拳,也称外家拳;一类是内功拳,也称内家拳。以力运气的运动称为外功拳,主要特征是以外为主,由外动到内动,力求以快制慢,先发人制人,力由外变。以意运气的运动称为内功拳,主要特征是以内为主,由内动到外动,力求以静制动,舍己从人,劲由内换。
太极拳是中国人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一种集易经、内经、拳经于一炉,融养生、保健、技击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武术瑰宝。它综合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武术、气功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中国古代太极阴阳学说和祖国医学的精华,使之成为整体的、内外统一的内功拳术。太极拳是太极阴阳哲理与武术气功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以意运气、以内为主的内功拳,是一种动静相兼、体用兼备的拳家内功。今天,我们要在认识上恢复太极拳的武术本义和内功拳的本来面貌,要恢复太极拳“拳功合一,体用兼备”的传统练法;同时要重新研究太极拳的竞技内容和方法,变套路竞赛为技击竞赛。在措施上,要杜绝空架子、花架子,不使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瑰宝流于形式。
二、太极拳的功能
太极拳运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举如下:
1、具有风格独特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舍己从人、顺势借力,四两拨千斤的技击功能。
2、具有防病治病、卫护表里、调和阴阳的医疗保健功能。
3、具有自我调控生理与心理、提高生命质量、清静少欲、益寿延年的养生功能。
4、具有内壮五脏、外强筋骨、提高体能、增强体质的强身功能。
5、具有防止脑功能退化、保养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记忆、开发智力的益脑功能。
6、具有补充气血亏损和肾精亏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抗衰防老功能。
7、具有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愉悦心情、寓拳于乐的精神调养功能。
8、具有提高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神经系统的灵敏协调功能和重心平衡功能。
9、具有消除疲劳、安定情绪、舒畅身心、放松精神的运动休闲功能。
10、具有东方文化韵味和艺术表现特点的形体语言表现功能。
11、具有入世、做人、处事、完善自我的修心养性功能等。
三、太极拳修炼内容
太极拳运动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太极内功,太极拳架和太极推手。三者结合练习才是拳功合一、体用兼备的完整练法。拳以功为本,功以拳为用,用以拳功为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练拳架不炼内功,没有先天混元气这一物质基础,太极拳的意气运动就成了一句空话,太极拳的刚柔内劲就无法形成。如果只练拳架不练推手,就不能体验太极阴阳易变之理,无法理解太极十三势的真正内涵,无法验证自己拳架正确与否,失去了武术本义,太极拳也就成了“太极操”。
四、太极拳主要练什么
培养丹田混元气,是练太极拳之根本。练太极拳全凭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没有充足的内气,武术的威力也就发挥不出来,不炼好先天之气,单凭后天之气和原始体力是不可能真正练好太极拳的。
练太极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炼归于脐内丹田,藏于两肾命门的先天混元气。脐、肾、命门位于人体腰腹之中,所以又有“太极腰”之说。这就是我们练太极的根本所在。
先天混元气炼好了,从练功角度讲,就能炼精华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化后天之物,转阴成阳,逆而运之,返本还元,复合太极混元之体。从养生角度讲,人体生命活动就能气化正常,循环有序,协调平衡,卫护表里,内强外壮,身心健康,益寿延年。从练拳角度讲,就能以意行气,气随意行,气运全身,周流不息,推动肢体筋骨整体的内外统一运动。从技击角度讲,就能化气血之力为动静、虚实、刚柔内劲,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拳谚说:“炼好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都不怕”,“不是别有方,只是中气足”。
五、太极拳的思想修炼
太极拳的思想修炼,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练拳须从无极始,先站无极桩,由无极而太极。
2、练拳似练活桩功,拳功合一。
3、练拳似画太极图,阴阳开合,螺旋缠丝。
4、练拳似静养休息,炼丹田功,修心养性。
5、练拳似自我按摩,舒通经络。
6、练拳似吐纳换气,似在气中游泳,采气换气,吐故纳新。
7、练拳似调济阴阳,平衡阴阳。
8、练拳似天人合一,将自身小太极融于天地大太极之中,逐渐达到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境界。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
截止到:2025-07-13 13:01
已入驻名师:68人
已入驻传承人:141人